唐宋时期,佛教在中国盛行,道教修行之人也自称居士,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,所以许多人便以“居士”为号。比如笃信道教的李白号“青莲居士”;白居易自称‘香山居士”;苏轼号“东坡居士”,范成大自号“石湖居士”;李清照自号“易安居士”。居士:梵文 Grha-pati,意为家长、家主、长者、或有财产、或‘居家之士’。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族 Vaisya 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。但在今天中国佛教社会,已普称一切信佛教的在家佛教徒为居士了。 上古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。 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居士锦带。” 郑玄 注:“居士,道艺处士也。”但后来的居士意义都与此无关。而与佛教有关!
香山居士里的居士是什么意思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ykj5.com/at/6840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