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七月七日一相见,相见故心终不移

  • 投稿合作
七月科技百科知识沧浪诗话的作者是

沧浪诗话的作者是

沧浪诗话的作者是

《沧浪诗话》 诗歌理论著作。南宋严羽著。约写成于南宋理宗绍 定、淳□间。它的系统性、理论性较强,是宋代最负盛 名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诗话。全书分为《诗辨》、 《诗体》、《诗法》、《诗评》和《考证》五门,作者 对此书甚为自负,认为是“自家实证实悟”之作,“乃 断千百年公案,诚惊世绝俗之谈,至当归一之论”(书后 附《答出继叔吴景仙书》)。《诗辨》一门是全书总纲, 鲜明地提出了论诗宗旨,大要在一“识”字。因为“诗 有别材,非关书也;诗有别趣,非关理也”,所以“学诗 者以识为主”。“识”的内涵,即是当时人常用的“禅”、 “悟”。由有识而得妙悟,又有妙悟而通于禅道。具体 说来,便是以汉魏盛唐为第一义的效法对象,加以深刻 透彻的领悟,才能达到“不涉理路,不落言筌”、“羚 羊挂角,无迹可求”、“言有尽而意无穷”的最高艺术 境界。从中可以明显看出,严羽论诗的基本方法是借禅 理以喻诗、说诗。《诗体》主要论述诗歌风格体制演进 变化的历史,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 线索和轮廓。《诗法》着重阐明作法和技巧方面的要求, 如提出“学诗先除五俗”,“不必太着题,不必多使事”, “押韵不必有出处,用字不必拘来历”等。这些见解在 一定程度上是针对当时江西诗派、四灵派(见四灵体)的 创作风气而发的。《诗评》举例评析汉魏以来诗歌,进 一步阐明汉魏盛唐诗为第一义的理由:“诗有词理意兴。 南朝人尚词而病于理,本朝人尚理而病于意兴,唐人尚 意兴而理在其中;汉魏之诗,词理意兴无迹可求。”在 具体评论中,态度比较公允全面,如说“盛唐人诗亦有 一二滥觞晚唐者,……要当论其大概”。又说“李、杜 二公正不当优劣。太白有一二妙处,子美不能道;子美 有一二妙处,太白不能作”。《考证》是对某些诗篇的 作者、分段、异文等的考辨。 《沧浪诗话》在当时就引起注意和争论,作者《答 吴景仙书》实际上便是一篇答辩文字。明代的前七子、 后七子和清代神韵、性灵两派(见神韵说、性灵说)诗 论,对严氏观点的不同方面作了引申和发挥。《沧浪诗 话》对诗歌的形象思维特征和艺术性方面的探讨,对中 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是有贡献的。但其脱离生活和某些唯 心色彩的弊病,对后世也有不良影响。 《沧浪诗话》向来附于《沧浪吟卷》之后,其单行 本则见于多种丛书。旧注本有胡鉴《沧浪诗话注》、王 玮庆的《沧浪诗话补注》、胡才甫《沧浪诗话笺注》。 清人冯班反对严氏观点,特作《严氏纠缪》一卷攻之。 今人郭绍虞《沧浪诗话校释》,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出版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ykj5.com/at/68393.html
上一篇 龙珠AF漫画里的 翟寇VS剧场版的 布罗利 两个超级强大的塞亚人 谁的实力+潜力更强?死斗谁会赢?
下一篇 微信网页版客户端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

邮箱: 1465333496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手机访问

扫一扫,手机访问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