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七月七日一相见,相见故心终不移

  • 投稿合作

向斜成山

原理:在地壳运动的强大挤压作用下,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,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,叫做褶皱。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,褶曲有两种基本形态,一种是向斜,一种是背斜。从形态上看,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。因此,从地形的原始形态看,向斜成为谷地。

但是,由于向斜槽部受到挤压,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,经长期侵蚀后反而可能成为山岭,相应的背斜却会因岩石拉张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。因此,应该根据岩层新老关系来确定一个褶皱是背斜还是向斜,而不能单凭地表形态来判断。

向斜成山

主要特征:

向斜是指是一种向下凹曲的褶曲,其核部由新岩层组成,自核部向两翼岩层由新变老。向斜形成之初是地形上的低地,但侧翼经差异风化剥蚀亦可成为高地,也就是向斜山。依据岩层的新老顺序(内新外老)才能正确识别向斜构造。

向斜山即为发育在向斜部位的山体。向斜的两翼如果是松软的老岩层,则易被侵蚀,而核心部位为新岩层,则侵蚀较慢,因此其坚硬岩层突露,高出背斜谷形成山体。例如中国浙江杭州的飞来峰。
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——向斜山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qykj5.com/answer/51374.html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

邮箱: 1465333496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手机访问

扫一扫,手机访问

返回顶部